• 教师教育信息公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

来源:教务处2012-04-171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技能训练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规范、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特制定本大纲。

本大纲是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制定的,适用于该专业全体学生。

一、业务培养目标

国际经贸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较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独立处理组织货源、签订合同、制作单据、办理货运和保险、处理纠纷等外贸业务的综合能力,有较强的外贸业务的洽谈、外贸函电的处理能力,能从事单证制作、跟单、办理货运、外销业务等工作,能面向涉外经济管理部门、外资企业、外运公司、商检、税务、银行等单位从事对外贸易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受到进出口业务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国际经贸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标准;能利用计算机和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工作,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浙江省一级水平。

三、专业技能规范

(一)基本技能规范

1.培养内容和要求

1)具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单证实务、财政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2.培养途径和方法

1)通过开设《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等课程培养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通过三年级的学年论文以及四年级的毕业论文写作等培养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的基本技能。

(二)单项技能规范

1.培养内容和要求

1)具备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具有教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4)具有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如报关员证书、单证员证书、外销员证书、公共关系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浙江省计算机一级技能证书、普通话证书等。

5)具有较强的英语以及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取得英语CET四、六级证书等。

6)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7)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和实践能力。

2. 培养途径和方法

1)通过《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单证实务》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2)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和上机操作,在一、二年级时取得浙江省计算机一级技能证书;

3)通过《大学英语》、《外贸专业英语》、《英语口语》等课程的学习,在二、三、四年级取得英语CET四级证书甚至CET六级证书;

4)通过学习《对外贸易专业专业英语》、《国际经济学》(双语)、《商务英语》、《外贸单证》(双语)、《外贸函电》(双语)等课程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在英语以及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

5)通过《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等课程的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使学生在二、三、四年级取得报关员证书; 

6)通过参加公共关系、普通话、教师资格培训等方法,使学生在一、二、三、四年级取得公共关系、普通话、教师资格等专业相关的证书;

7)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研立项等活动,在二、三、四年级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口头表达、社会调查、搜集整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科研能力;

        8)通过《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单证实务》等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到毕业时为止逐渐了解和掌握专业操作和实践能力。

(三)综合技能规范

1.培养要求

1)具有国际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本工作方法,具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的能力,并具有向经济学相关专业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

2)熟悉党和国家有关外贸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在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学校等单位从事经营管理、预测规划和教学方面的能力;

3)了解世界国际经济的学术动态,了解中国经济和外贸的发展历程,具备为外贸企业的改革提出政策建议的能力。

2.培养途径和方法

1)通过教学、专业实习、专业见习、社会实践等途径来培养。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具体采用上岗操作和搜集整理实习单位的有关历史、现状、以及预测资料,形成成套资料并撰写实习报告、实践体会等方式进行。时间安排在三年级的第六个学期;

2)通过毕业实习培养。毕业实习,首先是进行调查研究,即以所学理论知识及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关政策、方针为指导,对实习单位或部门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系统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进行上岗操作,参与实习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最后,写出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将现实中的经营管理现象上升到理论进行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设计创新技能规范

1.培养要求

1)具备发现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问题的能力;

2)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备独立从事对外贸易科研工作的能力。

2.培养途径

通过毕业论文和毕业论文答辩等途径来培养。

四、实施方案

(一)组织管理

实践教学实行双重领导管理,第一层是学院负责有关学生实践工作的有关领导,第二层是班主任老师。

(二)教学管理

实习前进行纪律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重点进行安全教育。

布置实习内容。实习过程中,实行学院有关领导以及班主任共同到学生实习的工作单位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情况以及沟通和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检查实习报告,鉴定实习意见,评定实习成绩。

(三)实践实习条件及师资力量

1.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国际贸易专业现已在湖州、杭州、温州、绍兴、宁波等地建立多个实践基地。

2.国际贸易专业现有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10多名,因此能够胜任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一)计划安排

要求有关任课老师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技能规范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由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毕业设计由经贸系统一组织、协调,由指导教师负责实施。

(二)考核办法

按照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规定的办法执行(详见实践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