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教育信息公告

体育教育(师范教育)

来源:教务处2012-04-256

体育教育(师范教育)专业技能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科学发展的思想,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本科生技能训练工作,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和新环境下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为此,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应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的理念,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建立专业技能训练的长效机制,努力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向教学型地方性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办学定位和“明体达用”的办学特色,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突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制订始终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强能力,复合型”的培养特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和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三、训练内容、要求及方法与途径

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内容、要求及方法与途径

年级

大学一年级

大学二年级

大学三年级

大学四年级

 

1.自我教育能力训练(阅读专业文献书籍);

2.专业技能训练;

3.观察能力训练;

1.阅读专业文献书籍,发现新问题能力训练;

2.专业技能训练;

3.观察及分析能力训练;

1.专业技能训练;

2.教师技能训练;

3.课堂常规训练;

4.科研能力训练;

1.专业技能训练;

2.体育课程教学能力训练;

3.科研能力训练;

 

1.掌握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方法,完成一篇读后感;

2.掌握所学专业技能;

3.观察地区性社会现象,完成一篇调查报告;

1.读懂专业文献资料,提出相应研究问题,完成一篇研究综述;

2.掌握所学专业技能;

3.观察地区性社会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象,完成一篇调查报告;

1.掌握所学专业技能;

2.掌握体育教师基本技能;

3.熟悉学校体育课课堂常规;

4.掌握科研方法,完成一篇学年论文;

 

1.掌握并提高所学专业技能;

2.掌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3.提高科研能力;

方法途径

1.阅读专业文献书籍;

2.集中辅导与自我训练结合;

3.假期社会实践;

1.阅读专业文献书籍;

2.集中辅导与自我训练相结合;

3.假期社会实践;

1.集中辅导与自我训练结合;

2.专题讲座、集中辅导和自我训练;

3.学年论文撰写;

1.集中辅导与自我训练结合;

2.专业实习;

3.毕业设计;

四、科研能力训练方案

大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是创新精神的直接体现,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科研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科研素质的重要内容。科研素质包括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三个方面。其中科研精神则是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这是科研素质的内涵。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精神“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学术科研活动为引导,吸引大学生博学、思辩、创新、撰论。

(二)培养目标

体育教育专业科研训练计划制订始终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强能力,复合型”培养标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和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的多能一专复合型人才。

(三)科研训练原则

1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

2意识与能力齐头并进。

3全程训练与潜移默化相结合。

4理论与实践相并举。

(四)科研训练的主要内容与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培养学生阅读文献资料能力

大学一年级为基础阶段,以培养学生阅读图书文献资料能力为主。结合教学计划设置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至少阅读哲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史等相关参考书籍4本,至少查阅专业学术文献资料10篇。本学年,学生完成一篇读后感,分别由各指导教师批阅,并给予指导。

2第二阶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大学二年级为巩固提高逐步发展阶段,强调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结合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的课程,要求学生围绕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各项运动项目等课程,在本学年内至少阅读专业学术书籍4本、专业学术文献资料20篇。本学年,学生完成一篇研究综述,分别由各导师批阅,并给予指导。

3第三阶段:培养科研能力

大学三年级为掌握科研方法阶段,以学习体育科研方法为主。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体育科研方法,科学选择研究问题,正确应用体育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处理数据。在本学年内,学生完成学年论文一篇。

4第四阶段:提高科研能力,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

1)在第七学期,结合专业实习,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分别由各导师批阅,并给予指导。

2)第七学期期中阶段,学生根据学习积累的知识、资料,科学地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包括各学科方向的研究,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政策法规、体育产业学、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以及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探讨等。院分管领导和系部主任根据学生选题方向,分配指导教师,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为6--8人。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题进行具体指导,提出具体要求,确定题目,且组织学生进行开题报告。

3)第八学期,学生以撰写毕业论文为主。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完成进度计划、论文提纲、论文初稿等进行全程认真负责指导,提出修改意见,且有指导过程记录,最后以统一格式要求提交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同意参加答辩,方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4)毕业论文答辩,聘请学院讲师以上的教师组成若干学科组,每学科组有3--4名高级职称教师组成。答辩结束后各学科组分别给学生的毕业论文做出成绩评定,然后统一汇总,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5)毕业论文要求

    根据“湖师院教〔200417号文件”关于湖州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试行)的精神执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全程指导并有指导记录,对毕业论文的指导记录由指导教师所在系部存档。

论文答辩由院系根据具体情况统一安排答辩小组进行答辩,每位学生答辩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含报告时间),报告时不得照原稿读。学生毕业论文应按答辩小组的要求进行修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终稿交由指导教师再次审核,然后统一交系里存档,未按要求修改或未在规定时间内留档者不予毕业。

6)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占30%(其中平时成绩占10%、论文成绩占20%),评阅人给出的成绩占30%,答辩小组给出的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40%。如果其中某项成绩为不及格,则总体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五)指导教师及课程任课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承担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任务,将科研训练计划中的培养方案纳入日常工作计划之中,以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同时,专业主干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任课教师积极主动提供给学生以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辅导和专业性问题的咨询。

(六)科研训练要求

1指导教师必须认真负责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实施训练;

2指导教师必须负责收交学生科研训练材料,并客观评价学生成绩;

3学生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能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

4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5学生必须认真及时完成科研训练内容,及时上交有关书面材料。

(七)成绩评定

学生必须要完成每学年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由各导师分别按科研训练内容给予评定,分五级评分,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报送体育教育学系,由教学督导组审批。

五、体育教育专业技能竞赛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培养规律,以“练师能、铸师魂、养师风”为内容。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加强本科生专业技能能力训练是体育学院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具体措施,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技能全面提高,迎接就业的挑战。

(一)参赛对象、人数

体育教育学系学生;各班人数为15名(男生12人、女生3人),由系部随机抽学号选定。

以年级分成三个组别(除毕业班外)。

(二)时间

比赛时间为每年的四月下旬。

(三)奖励方法

团体奖:由各班个人项目得分值加集体项目得分值总和数排名记分,团体分值由高分至低分(如21)。

个人奖:由个人各单项目得分值总和数排名记分,分值由高分至低分(如242322、…1)。

(四)比赛项目

大学三年级组项目:队列练习(原地四面转法、起步走—立定、跑步走—立定、一列变二列、向左转走、向右转走、向后转走)。

大学二年级组项目:篮球(罚球、曲线运球);足球(25M踢准、运球绕杆);田径(4×100米接力跑)。

大学一年级组项目:田径(推铅球、4×100米接力跑);体操(自编垫上技巧动作一套)。

注:参赛队员必须完成该组别所有规定比赛项目,除4×100米接力跑可在参赛队员中自行选派外。

(五)比赛项目说明

1.田径课程

1)推铅球

目的:反映学生协调爆发能力。

方法:各班每个参赛者必须完成推铅球任务。推铅球以远度计算,每位队员两次投掷机会,按成绩排名记分,分值由高分至低分(如242322、…1)。

注:若两次投掷无效者,则该项目的分值为零。

2.2.4×100米接力跑

目的:反映学生速度耐力能力。

方法:各班队按规定必须完成4×100米接力,按成绩排名记分,分值由高分至低分(如21)。

注:参加接力跑人员必须是被抽选人员,其中有1名女生参加。

2.篮球课程

1罚球

目的:检查学生投篮基本技术。

方法:各班每个参赛者必须完成罚球10次任务。按进球数多少排名记分,分值由高分至低分(如242322、…1)。

2)曲线运球

目的:检查学生篮球运球能力。

方法:各班每个参赛者必须完成依次绕标志运球,记录所需时间,以所需时间短者为胜,每人1次机会。按成绩排名记分,分值由高分至低分(如242322、…1)。

 

起点                                                               终点线

 

 


3     2                                              3

 


20

 

 

3.体操课程

自编垫上技巧动作一套

目的:培养学生组织、自创能力。

方法:要求应用已学动作,自编垫上技巧动作一套,至少有6个动作,并在赛场演练。满分为10分。按得分排名记分,分值由高分至低分(如242322、…1)。

:要求比赛前将一套自编垫上技巧动作的书面材料上交给系(部)。

4.足球

1)足球25M踢准

目的:检查学生掌握足球传球技术状况。

方法:以一点为圆心,分别以1.5M2M为半径画同心圆。在距圆心25M(女20M)处画一3M长直线,线上放定六个足球,第一球为练习球(不计入分数),后面五球计分:小圈内得“2”分,大圈与小圈之间得“1”分,大圈外“0”分,后五球总计分最高者为胜。按总计分值排名记分,分值由高分至低分(如242322、…1)。

注:要求在踢球的过程前将6个足球在3M长直线上或直线后摆定,踢完一球后不允许调整其它球的位置。

2)运球绕杆

目的:检查学生掌握足球运球技术状况。

方法:八个阻碍杆两两间隔两米摆成一直线,在距第一根杆3M处划一直线设为起点,在距最后一根杆3M处划一直线,作为终点线。记录所需时间,以所需时间短者为胜。按成绩排名记分,分值由高分至低分(如242322、…1)。

要求:在起点处将球由静止启动,必须带球在每两根杆之间穿过(漏过一杆无成绩)。每人1次机会。

 

起点                                                               终点线

 

 


3     2                                              3

 


20

 

 

5.队列练习

内容:原地四面转法、起步走—立定、跑步走—立定、一列变二列、向左转走、向右转走、向后转走。

目的:检查学生掌握队列调动能力。

方法:参赛队员必须完成以上规定内容,每班选派10名同学作为被教对象学生。评分满分为10分,按得分排名记分,分值由高分至低分(如242322、…1)。

六、教育见习实施方案

(一)召开校内教育见习动员会

每年10月底,召开见习年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校内教育见习动员会。

体育教育学系组织,分管教学院长作动员报告。

(二)公布教育见习分组名单

每年10月底,公布教育见习组名单,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各组按照教育见习大纲要求制定见习计划。

(三)校内教育见习时间、要求及内容

1.见习期为每年11月初至中旬(2周)。

2.校内教育见习要求

1学生做到勤看、勤问、勤思考,勤讨论,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探讨学校体育工作;

2)了解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情况;

3)了解中小学所需的新型的高素质体育教师的要求;

3.教育见习教学内容

1)听课。学生必须听取本校教师所上体育教学课4节,并完成听课记录;

2)校外听课(时间另定)。安排一次校外听课,请校外优秀教师传授教学经验;

3)请学院兼职教学法教师作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实践的专题辅导报告;

4)讨论。针对听课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教学相关问题,努力创新;

5 学写教案。学生必须完成中小学体育教材术课教案一份(A4纸打印)、体育理论教案一份(A4纸打印)和说课电子稿一份;

6)教育见习总结。学生在教育见习结束后,上交个人总结一份。

(四)校内教育见习结束工作

1.教育见习成绩评定。指导教师根据教育见习大纲要求填写成绩评定表,并及时上交于体育教育学系。

2.学生上交听课笔记、中小学体育教材术课教案一份(A4纸打印)、体育理论教案一份(A4纸打印)、个人总结一份。

3.以上上交材料由各组指导教师负责统一交于体育教育学系负责人。

4.教育见习档案由体育学院综合办公室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