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2012年工作要点

来源:教务处2012-02-212

 

 

   

湖师院教字〔2012〕1号

 

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教务处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质量为核心、改革为动力,全面落实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重点专业群建设为主线、特色(品牌)专业为核心,继续推进“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以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创新“校地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为平台,优化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在学生能力、教学改革、教学资源等国家、省级关键性指标上有较大提升。

       一、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推进5个重点专业群建设。坚持以专业为平台,加强精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双语课程、重点教材、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优化配置。通过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产业界的参与度;建立专业认证制度,保障专业设置的质量;完善吸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与建设论证机制,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做好新增专业申报工作与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实行新专业建设优先制,重点扶植新增专业建设。完善专业评估体系,建立新专业评估常态机制,为提升新专业建设质量提供保障服务。启动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着力培育和建设国内特色(品牌)专业3个,省内特色(品牌)专业4个,校内特色(品牌)专业3个。加强专业国际化项目的建设。

       二、以创新教学模式为重点,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示范课程建设,通过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推行案例式、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教学,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允许采用闭卷、开卷、口试、笔试、操作、撰写论文等多种考核形式,同时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2012年计划立项20门左右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从中评选5门左右教学模式改革示范课程,充分发挥示范课程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逐步加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力度,稳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启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计划在2012年重点建设6门左右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深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新增校级精品课程6门左右,着力加强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形成鲜明的教改特色和课程优势,成为本专业、本学院乃至学校的示范性课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建设课程教学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2012年,在原有精品课程中遴选建设若干门资源共享课和若干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开发、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着力推进重点教材建设。倡导配合课程改革和课程整合编写新教材,鼓励撰写具有实例的实践性强的教材、教学急需的教材、反映学科专业特色的教材,加大实验教材编写力度,积极推进立体化教材建设工作。2012年计划立项建设7部左右校级重点建设教材。

        三、创新“校地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凝练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2012年新增1-3个左右校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将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指标,多渠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创新提高班”教学工作,鼓励实施跨学科的综合教育,培养学科背景宽,理论基础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继续开展校地合作办学基地工作,新增校地合作办学基地2-4个。追求学校、地方、学生三方共赢,构建长期合作的校地合作办学基地,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同时根据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非师范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工作,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完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并建立一批校外实践教学示范(共享)基地。

       四、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促进教师教学发展

       继续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研究教师教学发展问题,通过开展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教学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营造良好教研文化氛围。

       继续开展校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评选和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评选校级教学名师1-2名,教坛新秀2-4名,建设教学团队6个左右,并做好高等级奖项和项目的培育工作。推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和“教师教学发展”两个系列的名师讲座,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侧重在说课、多媒体教育软件两个方面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五、围绕学生专业成才,构建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根据新一轮试点培养方案和专业特点,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启动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特点,制定适合本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六、突显师范特色,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

       依托学校特色兴校的大环境,坚持师范特色为先原则,注重师范生教师技能培养。通过加大教学法及教学技能训练的课程、重视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统一组织师范生技能考核、研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组织与实施方法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同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提升教师综合水平。一方面校内教学法教师走出师院到中小学校去实践,主动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教师建立互动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校外聘请中小学或教研室优秀教师参与学校师范教育改革,培养方案的修订、师范生教学法课程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竞赛等。

       七、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进一步完善学科竞赛项目制管理,注重点的建设与面的扩展,重点支持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工作,加大学科竞赛耗材投入,鼓励学院以学会为载体,扩大学生受益面。加强学校学科竞赛师资队伍建设,集中各学院师资力量,发挥团队精神。继续做好校内学科竞赛基地建设。根据学科竞赛和专业发展的要求,继续建设校级学科竞赛基地。对原有的学科竞赛基地,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发挥基地示范作用。2012年拟新建1-3个学科竞赛基地。依托专业建设,试点开设专门针对学科竞赛的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可面向全校开放。

       在学校各类学生科研、实验室开放、大学生创业等项目研究基础上,2012年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八、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继续做好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好项目的申报材料;同时在深入各部门和下属学院调研的基础上,扎实做好2012 年学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为加强各示范中心学习和交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推进示范中心建设之目的,今年5 月开展"省级示范中心建设点"2010 年3 个在建项目"外语语言实验教学中心"、"商科实验教学中心"和"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的中期检查工作。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扎扎实实开展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检查、验收、总结工作,防止实验室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

       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验教学改革的主线,以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为核心点、以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为着力点、以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关键点,全面推动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紧扣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材施教,注重基础实验与综合设计实验结合,经典实验与现代实验结合,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对应,建立“模块化、层次化、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

       九、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良性运行机制。完善课堂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反馈制度、教学专项检查制度、期中教学检查制度、专业教学评估制度、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坚持开展“教学质量保障月”活动,改革“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推进学评教工作、编写教学状态数据集、改革质量提升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等,以本科高校教学业绩考核为抓手,将教学评估与检查工作常态化,强化过程、强化绩效,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出台《湖州师范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管理办法》,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强化过程管理,严格履行项目的立项论证、中期检查和验收评优工作程序。全面改革专业(群)、课程、团队等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的管理运作模式,实行项目化管理,建立“实施项目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的工作机制,采取责任、计划(任务)、政策、成果的“四落实”措施,通过机制创新,使得由重项目审批向重项目实施效果转变。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八日

 

 

主题词:教育 教学 通知                

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                  2012年2月18日印发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分月工作安排.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