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技能训练计划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掌握行政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熟悉行政管理所需的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拓展性知识,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和管理理念,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和执行能力,能适应市场经济对国家行政管理法治化、现代化和加强行政法治建设的需要,在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行政管理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了解相关或相近学科如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适应政府公务和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实务等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能正确把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掌握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的科学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或其他语种同等级要求,能够熟练阅读外文专业文献;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办公自动化处理技能;掌握专业论文、调研报告、机关公文的写作方法,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能适应市场经济对国家行政管理法治化的要求。
三、专业技能规范
(一)基本技能规范
1.培养要求
(1)掌握行政管理理论基础,能综合运用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解决实践问题,具备适应政府公务和公共事业管理、企业管理、法律实务等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
(2)掌握原著阅读、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
2.培养途径
(1)通过《政治学》、《管理学》、《行政管理学》、《行政组织学》、《公共政策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行政学说史》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能力;
(2)通过写读后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原著阅读能力,通过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基本技能,通过社会调查、专业见习和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单项技能规范
1.培养要求
(1)具备阅读、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逻辑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独立对某一政治、行政和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并能写出调查报告
(3)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5)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文秘办公能力;
(7)具有向行政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潜力;
2.培养途径
(1)通过《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社会学》、《社会调查与方法》等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知识实践应用的能力;
(2)通过到实践基地参观、观摩相关单位的行政管理运作模式的方法,增强学生对行政管理方法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对政治、行政和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及写作调查报告的能力。
(4)通过到社区、农村、企业等单位的见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综合技能规范
1.培养要求
(1)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掌握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具有对中国政治、行政和社会领域的现实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的能力,并具有向行政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潜力;
(2)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在党政机关、政策研究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和文秘工作的能力;
(3)了解中外行政管理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了解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机构改革历程,具备为我国基层政府和事业单位改革提出政策建议的能力。
2.培养途径
(1)通过教学见习培养
教学见习,主要是对《管理学》和《行政学》等课程所学内容的综合性运用。具体采用上岗操作和搜集整理见习单位的有关历史、现状及预测资料,形成成套材料并撰写实习报告等方式进行。实践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
(2)通过毕业实习培养
毕业实习,首先是进行调查研究,即以所学理论知识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方针为指导,对实习单位或部门、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及其相关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提高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进行上岗操作,参与活动,提高组织指挥能力;最后,写出实习报告或论文,将现实管理现象上升到理论进行认识,提高综合能力。
(四)设计创新性技能规范
1.培养要求
(1)具备发现政治、行政和社会问题和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2)具备运用所学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实际政治、行政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3)具备一定的独立从事政治类和行政管理类科研工作的能力。
2.培养途径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论文答辩、实践调研等途径培养。
四、实施方案
(一)组织管理
专业技能教学实行院系双重领导分三个层次布置实施,第一层次是学院负责有关学生实践的领导工作,统筹协调专业技能教学所需的师资及内外关系;第二层次是系主任,安排专业教师制订计划并布置实施工作;第三层次是班主任老师和相关专业教师,负责专业技能的具体教学和实施工作。
(二)教学管理
实习前进行纪律教育,重点进行安全教育。布置实习内容,定期进行效果检查,组织专题讨论。检查实习报告,鉴定实习意见,评定实习成绩。
(三)专业技能的实习条件及师资力量
1.行政管理系现依托校图书馆的资料,拥有专业方面图书9000多册,期刊100多种,基本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现在已建立湖州荻港村村委、湖州市人大常委会、湖州吴兴区人民法院、浙江正同律师事务所、米兰花园社区及湖州师范学院行政办公室等六个长期实践教学基地。
3.行政管理系现有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本专业实践教学指导老师20多名。此外,我们还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聘请兼职指导老师10多名,能够胜任教学指导工作。
(四)计划安排
要求任课老师根据各教学环节、技能规范制定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由行政管理系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毕业设计由行政管理系统一组织、协调,由指导教师负责实施。
(五)考核办法
按照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规定的办法执行(详见实践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