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教育信息公告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教育)

来源:教务处2012-04-252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教育)专业技能训练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科学、规范、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根据《湖州师范学院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实施意见》(试行)和《湖州师范学院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大纲》(试行),特制订本大纲。

本大纲特针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学生制定,适用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年级学生。

一、大一年级

(一)“三笔字”书写训练

1.训练内容: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

2.训练目标:通过学院专项考核,其中钢笔字:执笔正确,姿势端正;笔画、笔顺规范、正确,无错别字;行距字距分明,结构匀称,重心平稳;线条流畅,美观大方,布局合理;能准确体现所临书体风格特征;按时完成书写内容。毛笔字:执笔正确,姿势端正;字迹清楚端正、整洁;结构匀称、美观;章法布局合理;能准确表现临帖书体风格特征;按时完成书写内容。粉笔字:较好掌握粉笔性能;笔画、笔顺规范正确,无错别字,具有示范性;结构匀称,重心平稳;线条有力度,布局设计合理,板书效果明显;按时完成书写内容。

3.训练要求:原则上每天晚自修前20分钟为学生集体三笔字训练时间,但要鼓励和督促学生业余多作书写练习。“书法”课任课教师为学生“三笔字”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书法教师要结合本方案,拟定具体的训练方法和考核办法,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督促训练和加强指导。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三笔字”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新生进校后第一学期,任课教师要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合格者可免修合格项目的学习内容。视合格者水平能力,学院可聘请其担任该班该项目的助理教练员。根据自行申报的原则,学院每学年(原则上分每年的5月下旬和11月下旬两次)集中组织专家进行学生“三笔字”过关考核。

(二)“普通话”朗读训练

1.训练内容:普通话语音(声韵调、语流音变等)。

2.训练目标:学生通过浙江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考核标准。

3.训练要求:原则上每天早自修为学生普通话或英语朗读训练时间,但要鼓励和督促学生业余多作朗读练习。“普通话”课任课教师为学生“普通话”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方案,并按照浙江省语委制定的《浙江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考核标准》进行严格训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普通话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新生进校后第一学期,任课教师要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合格者,可免修合格项目的学习内容。视合格者水平能力,学院可聘请其担任该班该项目的助理教练员。每学年(原则上分每年的6月和12月两次)学院统一组织学生参加湖州市语委主持的《浙江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考核标准》考试。

(三)“计算机”运用技能训练

1.训练内容:Window操作系统平台、熟练掌握一种以上的汉字输入方法、WordExcelPowerPoint、电子邮件和浏览器使用、网页制作软件FrnotPage、软件和硬件安装常识。

2.训练目标:通过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3.训练要求:计算机基础课任课教师为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方案进行严格训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督促训练和加强指导。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计算机运用能力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上机上网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大比武活动,学院对优胜者作精神和物质奖励。每学年(原则上分每年的4月和10月两次)学院统一组织学生参加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

(四)“英语”读写能力训练

1.训练内容:英语单词30003500个。

2.训练目标:为大二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等级考试打下基础。

3.训练要求:英语课任课教师为学生英语读写能力训练与考核的课程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方案,并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标准》进行严格训练,对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作有效的个别辅导。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英语读写能力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竞赛活动,学院对优胜者作精神和物质奖励。

(五)“专业素养”训练

1.训练内容:初步了解基础教育的改革现状与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从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到围绕专业设计本人的学业奋斗目标和方案。

2.训练目标:阅读本专业课外书籍和新课程改革的书籍,围绕学生专业成才开展各类活动。

3.训练要求: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生专业素养训练责任人,每学期要分别组织以班和以年级为单位的主题活动。要从始业教育入手,积极开展专业成才教育活动,要通过组织参观中小学,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座谈,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开展各类艺体活动等培养学生个性能力,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

4.考核办法: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专业素养竞赛活动,学院对优胜者作精神和物质奖励。

(六)“数学素质”训练

1.训练内容:以数学专题讲座的形式,举行名师系列讲座,每年邀请数学学科的知名学者作报告,使学生了解现代数学进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训练目标:数学素质是人的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着眼点、处理问题的条理性、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要使学生了解数学文化,提高数学素质。

3.训练要求:以数学系主任为训练责任人,结合数学的各个研究方向,邀请知名的数学专家,每学期要组织数学专题讲座。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及时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二、大二年级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1.训练内容:普通话语音与口语演讲能力。

2.训练目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学生在大一年级时未通过国家语委二级乙等考核标准者,在本年度要全部通过。并争取有部份学生通过国家语委二级甲等考核标准。在通过国家语委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具备较流利的口语演讲能力。

3.训练要求:坚持每天早自修为学生普通话或英语朗读训练时间,鼓励和督促未通过考核标准的学生业余多作朗读练习。并组织已通过考核标准的学生进行“一帮一” 结对辅导。

“普通话”课任课教师为学生“普通话”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方案,并按照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对未通过考核标准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补课、辅导与督促检查。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组织班级演讲比赛,推荐优胜者参加学院、学校各种演讲比赛。

4.考核办法:聘请“普通话”课任教师或其他教师、“普通话”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助理教练员。每学年在学院统一组织学生参加湖州市语委主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考试前,进行一系列的模拟考试。

聘请相关教师担任演讲比赛评委,给予优胜者以奖励。

(二)计算机运用技能提高训练

1.训练内容:计算机应用能力。

2.训练目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学生在大一年级时未通过国家级计算机一级考核标准者,在本年度要全部通过。并争取有部份学生通过国家级计算机二级考核标准。

3.训练要求:任课教师为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方案,按照浙江省制定的《计算机水平测试标准》进行严格训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督促训练和加强指导。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计算机运用能力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上机上网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比赛活动。学院对优胜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每年的6月和12月两次学院统一组织学生参加浙江省计算机水平测试。

(三)英语读写能力提高训练

1.训练内容:学生基本掌握英语单词3500---4000个,并有中级口语的表达能力、听力能力。

2.训练目标: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能通过国家四级外语考试。部份学生能达到国家六级外语考试。

3.训练要求:英语课任课教师为学生英语读写能力训练与考核的课程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方案,并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英语水平测试标准》进行严格训练。对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作有效的个别辅导。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英语读写能力训练的责任人,要了解掌握本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组织学生加强课外听说能力的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可以以年级或学院为单位,组织英语沙龙,确定活动主题,每2周活动一次,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4.考核办法:英语课任课教师定期进行各种相关测验与考试。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演讲能力竞赛活动。在国家四级外语考试前组织相关模拟考试,对外语等级考试成绩优异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四)“千道题”解答训练

1.训练内容:初中、高中数学教材、复习资料和历年数学中考、高考试卷中的习题和试题,为专业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将来的数学课教学打下基础。

2.训练目标:一学年里每个学生须完成1000道初中、高中题的解答。

3.训练要求:“中学数学教学论”课任教师为学生“千道题”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方案,拟定具体的训练方法和考核办法,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督促训练和加强指导。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千道题”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解题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第四学期末任课教师要对每位同学的“千道题”评估验收,其结果按比例计入数学教学论课程的考核成绩。第三学年开学两周内学院要进行年级“千道题”评选,要求每位学生的“千道题集”都有封面、目录、前言、后记及装帧设计。学院对优胜的“千道题集”作精神和物质奖励。

(五)专业素养训练

1.训练内容:阅读本专业课外书籍不少于5部,并做好读书笔记,围绕学生专业成才开展各类学术讲座与活动。邀请中小学优秀数学教师或优秀班主任、本专业校友作专题讲座不少于2场。

2.训练目标:使本专业学生初步了解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理念。从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到围绕专业设计本人的学业奋斗目标和方案。

3.训练要求:专业任课教师是“专业素养”技能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各自课程,加强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训练与培养。

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生专业素养训练责任人,每学期要分别组织以班和以年级为单位的主题活动。从专业训练、考研辅导、学习方法总结入手,积极开展专业成长成才教育活动,要通过组织参观中小学,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座谈,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开展各类艺体活动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

学院负责为学生练习长期的专业见习实践学校,学生可定期、不定期去见习学校进行专业实践训练。

4.考核办法: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专业素养竞赛活动,如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介绍,优秀见习学生评比,优秀读书笔记等,学院对优胜者作精神和物质奖励。

(六)“数学素质”训练

1.训练内容:以数学专题讲座的形式,举行名师系列讲座,每年邀请数学学科的知名学者作报告,使学生了解现代数学进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训练目标:数学素质是人的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着眼点、处理问题的条理性、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要使学生了解数学文化,提高数学素质。

3.训练要求:以数学系主任为训练责任人,结合数学的各个研究方向,邀请知名的数学专家,每学期要组织数学专题讲座。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及时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七)“立业杯”数学竞赛

1.训练内容:中学各类竞赛题、中考题、高考题等。

2.训练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练好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熟悉中学数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3.训练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各班班主任是竞赛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自觉加强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以班级为单位,学院每学年举办立业杯数学竞赛,大二、大三年级数学专业学生统一参加,获奖者由学院发文公布,并颁发荣誉证书。

三、大三年级

(一)教案撰写能力基础训练

1.训练内容:通过专题讲座与数学教学论相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掌握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案的作用与撰写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撰写较完整的教案。

2.训练目标:每位学生通过一定训练,能独立完成2份教案,为专业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3.训练要求:数学教学论的任课教师是教案撰写能力训练的组织者与直接责任人。

数学教学论的任课教师应结合教学法课程内容,指导每位学生必须完成2份教案。任课教师应认真及时指导和成绩评定,写出具体评语并在课堂上讲评。学期结束时任课教师须组织学生的教案每班2--4份参加学院和学校的学生教案评比。

4.考核办法:教案撰写训练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教学见习,不能进入毕业实习环节,须学习直到合格。学院对各级教案撰写比赛优胜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课件制作能力基础训练

1.训练内容:通过专题讲座与数学教学论相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能够初步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具备初、高中数学教学课件的制作能力。

2.训练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独立完成1件初、高中数学教学课件的制作工作,为专业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3.训练要求:数学教学论任课教师是初、高中数学教学课件制作训练的组织者与直接责任人。

数学教学论的任课教师应结合教学法课程内容,指导每位学生必须完成一个课件。任课教师应认真及时指导和成绩评定,写出具体评语并在课堂上讲评。学期结束时任课教师须组织学生的课件每班2--4件参加学院和学校的课件制作评比。

4.考核办法:课件制作训练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教学见习,不能进入毕业实习环节,须学习直到合格。学院对各级课件比赛优胜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说课、试讲、评课能力基础训练

1.训练内容:通过专题讲座与数学教学论相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各自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初、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某些章节,完成说课教案与讲课教案,并在教师指导下多次修改完善。指导教师听取学生说课与讲课,并组织同组学生评课。

2.训练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初步掌握说课、评课、试讲等工作能力,为专业教育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3.训练要求:学生说课、评课、试讲等工作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每个小组的指导教师是学生说课、试讲、评课训练的组织者与直接责任人。每位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个详细讲课教案和说课教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说课与讲课,并参加同组学生在说课与讲课后进行的评课。

指导教师应认真及时指导学生进行说课、评课、试讲等工作,进行成绩评定,写出具体评语,上交学院。试讲结束时指导教师须推荐优秀教案参加学院的优秀教案评比。

4.考核办法:说课、试讲、评课不及格者,不能进入教育实习学校,须继续学习直到合格。学院对优胜者作精神和物质奖励。

(四)班级工作能力基础训练

1.训练内容:班主任工作能力训练主要通过教学见习进行。学生在各见习学校,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熟悉中小学教学常规,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协助指导老师组织班级活动,或随指导老师进行家访等。

2.训练目标:通过教育见习中的班主任工作能力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常规,为教学实习奠定基础。

3.训练要求:教学见习带队教师是班主任工作能力训练的组织者与直接责任人。

通过教育见习,要求学生虚心向指导老师求教,积极主动地协助指导老师开展班级工作。能初步掌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4.考核办法:学生见习结束后,要认真做好一份书面的班主任工作见习总结,并上交学院。学院将组织学生进行见习经验交流会,并评出优秀见习学生,对优秀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见习成绩由见习学校和带队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来评价,见习成绩按学校考试考查的相关规定计入学分。

(五)“立业杯”数学竞赛

1.训练内容:中学各类竞赛题、中考题、高考题等。

2.训练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练好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熟悉中学数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3.训练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各班班主任是竞赛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自觉加强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以班级为单位,学院每学年举办“立业杯”数学竞赛,大二、大三年级数学专业学生统一参加,获奖者由学院发文公布,并颁发荣誉证书。

(六)“三笔字”书写强化训练

1.训练内容: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

2.训练目标:进一步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训练,尤其是粉笔字训练,为第七学期的实习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3.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和督促学生业余多作书写练习。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三笔字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考核,学院每学年进行学生教学基本功竞赛,对成绩优秀者给予适当奖励。

四、大四年级

(一)教师综合能力训练之一:教学工作能力训练

1.训练内容:教学工作能力训练主要通过教育实习进行,其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训练、教育技术能力训练、课堂教学能力训练、听课、评课能力训练、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能力训练、教学研究能力训练等。在实习期间,每位实习学生上课不得少于6节,同时完成教学实习的其它教学工作。

2.训练目标:通过教学工作能力训练,使学生具备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需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核和评定成绩等教学环节所必备的能力,及指导学科课外活动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使之毕业后能胜任初、高中数学教学工作。

3.训练要求:实习带队教师是教师综合能力训练中教学工作能力训练的组织者与直接责任人。各中小学教学指导教师是学生教学工作能力训练的指导者。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和内容,树立和巩固专业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把学到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综合运用于教师工作实践。了解教师工作的内容和程序,培养其从事教学工作的独立工作能力。

4.考核办法:教学工作能力训练成绩以各中小学教学实习成绩为依据,并由各学院组成专家评定组,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实习总结、实习周记、实习论文、理论考核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分,并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载入学生成绩档案。

教学实习成绩不及格者,只能重修,不能补考。教学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学院对优秀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教师综合能力训练之二:班主任工作能力训练

1.训练内容:班主任工作能力训练也主要通过教育实习进行,其内容包括集体教育能力训练、个别教育能力训练、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能力训练等。在实习期间,每位实习学生至少组织主持一次班队活动,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同时完成班主任工作实习的其它工作。

2.训练目标:使学生具备组建班集体的能力、组织各种活动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能力,使之毕业后能胜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

3.训练要求:实习带队教师是教师综合能力训练中班主任工作能力训练的组织者与直接责任人。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导教师是学生班主任工作能力训练的指导者。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和内容,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与作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把学到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综合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实践。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程序,培养其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独立工作能力。

4.考核办法:班主任工作能力训练成绩以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习成绩为依据,并由各学院组成专家评定组,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实习总结、实习周记、实习论文、理论考核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分,并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载入学生成绩档案。

班主任工作实习成绩不及格者,只能重修,不能补考。班主任工作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学院对优秀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教师综合能力训练之三:教育技术能力训练

1.训练目的:使学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能够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教学课件制作方法;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最终达到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正确进行教学设计以达到最优化教学。

2.训练内容:

数字化资源的使用

检索网页;资源下载;在线交流。

FrontPage设计制作网页

总体设计,创建网站;制作网页、超链接;表单、框架制作多彩网络学堂。

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

添加多媒体信息;动画图标使用;交互响应设计;打包与发行。

Flash动画制作

导入外部图形,编辑对象;图层、符号与实例;声音与视频,创建动画;动画的测试与发布。

教育技术媒体的应用

视听媒体;计算机外设;综合媒体。

3.训练要求:结合教育实习进行综合训练与应用。

4.考核办法:以学生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学生实习时上课用的多媒体课件为主要考核依据进行评比,对学院对优胜者作精神和物质奖励。

(四)教学研究能力训练

1.训练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科学理论与方法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指导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2.训练内容: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与论证;教学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研究论文的撰写;常用的教学研究方法的总结合掌握等。

3.训练要求:通过研究性教学,结合教学提出研究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撰写文献综述报告、设计研究方案、搜集资料、统计分析、最终写出研究报告(包括论文)。

4.考核办法:以学生的科研立项、教学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等为主要考核依据。学院对优胜者作精神和物质奖励。

(五)毕业论文写作

1.训练内容:毕业论文(学位论文)是学生对4年专业学习的全面学术总结和汇报。需要集聚在校所学的全部专业基础知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对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系统研究。

2.训练目标: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学位论文)1篇,并通过答辩。

3.训练要求:毕业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导师是毕业论文写作训练的直接责任人,导师对论文质量负全责。

系主任和教学副院长为毕业论文写作训练的组织者,要精心安排落实各个论文工作环节。

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材料翔实、结构完整、文面整洁、格式规范。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的论题要有一定份量,题目大小要适中,其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一定体会、感受和心得并力求创新,要能够反映出作者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毕业论文要有相当的篇幅,字数一般在10000字左右。并有外文资料译文等相关附件。

4.考核办法:毕业论文(学位论文)不及格者不能毕业和不能授予学士学位。学院每届编选优秀毕业论文集和选择优秀毕业论文公开出版。学院对优胜者作精神和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