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教育信息公告

信息与计算科学

来源:教务处2012-04-25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技能训练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科学、规范、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根据《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关于制订专业技能训练计划的意见》(湖师院教〔20079号)文件要求,特制订本大纲。

本大纲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制定。适用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年级学生。

一、大一年级

(一)“计算机”运用技能训练

1.训练内容:Window操作系统平台、熟练掌握一种以上的汉字输入方法、WordExcelPowerPoint、电子邮件和浏览器使用、网页制作软件FrnotPage、软件和硬件安装常识。

2.训练目标:通过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3.训练要求:“计算机基础”课任课教师为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方案进行严格训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督促训练和加强指导。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计算机运用能力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上机上网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每学年(原则上分每年的4月和10月两次)学院统一组织学生参加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

(二)“C语言程序设计”技能训练

1.训练内容:

1)掌握C语言的最基本格式,了解C语言程序的开发过程和C语言中的一些常用概念;

2)掌握常量和五种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使用;

3)掌握C表达式和运算符的正确使用,熟练掌握数据输入、输出语句;

4)掌握三种程序跳转的方法:条件转移语句if-else;选择分支语句switch;无条件转移语句go to

5)掌握循环语句(for语句;do-while语句;while语句)的正确使用,认真体会应该如何组织循环;

6)掌握数组的定义、赋值,一维数组与二维数组的使用;

7)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调用;

8)掌握局部变量、全局变量;

9)掌握结构的定义与使用,运用结构数组解决实际问题;

10)掌握指针的基本概念以及数组与指针、指向指针的指针的基本用法

11)结构体、联合和用户自定义类型: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引用结构体中成员的方法,应用结构数组解决实际问题;联合体的概念,引用联合体中成员的方法;

12)文件:掌握文件的打开、读写及关闭,并能运用文件提高编程的效率。

2.训练目标:通过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3.训练要求:“C语言程序设计”课任课教师为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方案进行严格训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督促训练和加强指导。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计算机运用能力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上机上网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上机实验都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完成情况评定分数。

(三)“英语”读写能力训练

1.训练内容:英语单词30003500个。

2.训练目标:为大二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等级考试打下基础。

3.训练要求:“英语”课任课教师为学生英语读写能力训练与考核的课程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方案,并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标准》进行严格训练,对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作有效的个别辅导。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英语读写能力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竞赛活动,学院对优胜者作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大二年级

(一)“C++程序设计技能训练

1.训练内容:

1)用Microsoft VC++ 6.0的集成开发环境,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编译、连接、运行、测试与排错的基本技能。为以后承担真正的开发任务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程序设计思路与实现技能的基础。

2)熟练掌握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包括程序控制结构、数组、指针等要素以及算法设计。

3)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抽象、封装、继承等关键要素以及关键语法特性——类。

2训练目标:坚持“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实践”,强调“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设计开发能力培养。为实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以工程实践案例、实践任务开发为任务驱动,结合课程实验和实训环节,强化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培养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3.训练要求:C++程序设计任课教师为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能力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方案,按照相关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进行严格训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督促训练和加强指导。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计算机运用能力训练的责任人,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上机上网、上课基本技能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4考核办法:上机实验都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完成情况评定分数。  

(二)“英语”读写能力训练

1.训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单词累计4500个。并有中级口语的表达能力、听力能力和写作能力。

2训练目标:百分之六十的学生通过国家四级外语考试,部分学生能达到国家外语考试六级水平。

3.训练要求:英语课任课教师为学生英语读写能力训练与考核的课程指导责任人,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方案,并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英语水平测试标准》进行严格训练,对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作有效的个别辅导。

各班班主任是督促学生业余英语读写能力训练的责任人,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要精心组织学生加强课外听、说能力,写作能力的训练,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以院为单位,自愿组织英语沙龙,确定活动主题,每两周活动一次,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4考核办法英语课任课教师定期进行各种相关测验、模拟与考试; 每学期以学年或以院为单位,组织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演讲能力的竞赛活动,也可参照学生参加国家外语统一考试成绩,学院对优胜者作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专业素养训练

1.训练内容:数学模型的类型和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初等数学模型;数学规划模型;优化问题求解;插值与拟合;数学软件LindoLingo

2训练目标: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和动手,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数学建模中去探索、学习和发现数学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所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并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3.训练要求:通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讲座,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借助适当的数学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解决一些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加强对学生“专业素养” 的训练与培养。

4考核办法:参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学院对优胜者作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大三年级

(一)运筹学应用技能训练

1.训练内容: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整数规划问题求解动态规划问题求解,图论与网络问题求解,排队论问题求解,计算机仿真与模拟

2.训练目标: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

3.训练要求:运筹学任课教师为学生运筹学应用能力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督促训练和加强指导。

4.考核办法上机实验都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完成情况评定分数。

(二)数值分析计算技能训练

1.训练内容:插值法(LagrangeNewton插值),数据的曲线拟合,数值积分 Romberg),解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基本三角分解法,简单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2.训练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在学习数值分析课程的同时。加深对数值计算基本方法的理解,给出算法设计及进行程序设计且进一步利用计算机解决数值问题,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训练要求:数值分析任课教师为学生数值计算能力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督促训练和加强指导。

4.考核办法上机实验都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完成情况评定分数。

(三)数值结构算法设计技能训练

1.训练内容:线性表、堆栈、队列、串、二叉树、图等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查询、排序方法。

2.训练目标:掌握各种基本数据结构的定义,存储结构、相应的算法以及应用,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关系,它是学习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等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

3.训练要求:数据结构任课教师为学生算法设计能力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督促训练和加强指导。

4.考核办法上机实验都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完成情况评定分数。

(四)数据库设计技能训练

1.训练内容:安装和了解SQL Server 7.0,基本表的建立和修改,SELECT语句基本格式的使用,SELECT语句高级格式和完整格式的使用,SQL的存储与触发器,视图的建立及操作,完整性约束的实现

2.训练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同时。加深对学生对关系数据库概念的理解,使用SQL语言对数据库的操作,为将来从事数据库的编写,使用大型的RDBMS打下基础。

3.训练要求:数据库原理任课教师为学生数据库设计能力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督促训练和加强指导。

4.考核办法上机实验都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完成情况评定分数。

四、大四年级

(一)数学建模技能训练

1.训练内容:数学模型的类型和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初等数学模型;数学规划模型;优化问题求解;插值与拟合;微分方程建模及其数值解,概率分布方法建模及求解,数学软件(MathematicaMatlab

2训练目标: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和动手,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数学建模中去探索、学习和发现数学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所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并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3.训练要求:数学建模任课教师为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训练与考核的技能指导责任人,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督促训练和加强指导。

4.考核办法上机实验都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完成情况评定分数。

(二)毕业论文写作

1训练内容:毕业论文(学位论文)是学生对4年专业学习的全面学术总结和汇报。需要集聚在校所学的全部专业基础知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对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系统研究。

2训练目标: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学位论文)1篇,并通过答辩。

3训练要求:毕业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是毕业论文写作训练的直接责任人,对论文质量负全部责任。

系主任和教学副院长为毕业论文写作训练的组织者,要精心安排落实各个论文工作环节。

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材料翔实、结构完整、文面整洁、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的论题要有一定份量,题目大小要适中,其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一定体会、感受和心得并力求创新,要能够反映出作者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毕业论文要有相当的篇幅,字数一般在一万字左右。并有外文资料译文等相关附件。

4考核办法:毕业论文(学位论文)不及格者不能毕业和不能授予学士学位。学院每届编选优秀毕业论文集和选择优秀毕业论文公开发表。学院对优胜者作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1.训练内容: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是通过专业实习来实践的。在学校、学院统筹安排下,精细组织安排专业实习工作,使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使专业综合能力得到全面锻炼;进一步深化专业思想教育。

2.训练目标: 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受到检验与锻炼,专业能力全面得以提高,树立起优良的专业品质。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他们职业技能技巧,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训练要求:实习带队教师是专业实习中学生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的组织者与直接责任人。各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是学生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的指导者。

    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任务和内容,端正态度,统一认识。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专业思想,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把学到的专业知识、理论和各种技能综合运用于工作实践。了解工作的内容、程序和规范,从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专业实习,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实际,把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并总结实践中的问题,检查我院专业教学的效果,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检验我院学生各项技能训练的长处与不足,推进各项工作的不断改进。

实习结束时,每个实习生都应认真地进行个人书面总结。对照专业实习计划要求的标准,检查自己的工作态度、方法、纪律等方面的情况,总结收获体会和成绩,找出差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4.考核办法:实习成绩评定原则是学生必须完成全部实习内容,提交实习总结、实习周记、实习论文等,方可参加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