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兰,女,博士,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湖州师范学院任教。主讲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专业课程。曾获得浙江省青年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浙江省“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特等奖、浙江省微课比赛三等奖,获湖州师范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主持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1项,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主持获得湖州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项目、精品课程、核心课程及混合课程多门。从教以来潜心教学,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较好,受到学生的喜爱与好评。
一.课程与学生特点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课程类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56 学分:3.5
课程人数:26人
课程特点: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理论+实践
学情分析:
1. 选课学生为大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前期已学习了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机械制图、工程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3. 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求知欲较强,但学习主动性差。
二、教学思考
本课程按照原教学计划,拟采用学习通SPOC课程+雨课堂+线下面授的方式展开,前期学习通已完成线上课程的建设,雨课堂中的课内讨论与测试也已建设完成。根据目前实际情况,线下教学从面授改为直播。
4. 关于如何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思考
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通过学生的表情、回答情况等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然而在钉钉直播过程中,为保证直播教学的顺畅,采用分享屏幕和语音传输的在线教学方式。这样就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隔着一张冰冷的屏幕,教师无法看到学生的表情,学生也无法实时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疑惑。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保障教学效果,就需要借助平台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利用直播间的聊天区,将所要教授的内容采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纠正并讲解→PPT发测试题→学生在聊天区写答案,通过这种五步走的方式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从而正确把握课程实施进度。(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要记录并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却需要老师逐一记录。)
(2)在直播过程中,利用雨课堂的签到、随堂测试、讨论、弹幕等功能,采用五步法展开教学,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和测试题通过雨课程发布并记。(该方法不仅可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还可实时记录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但受雨课堂稳定性的影响,存在雨课堂无法登录或发布测试失败的风险。)
5. 如何帮助网络较差学生学好课程
考虑到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不同地区的网络环境不同,在直播授课的过程中,学生端存在卡顿现象,甚至无法进入直播间的状况,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可以通过直播回放在网络状况理想的情况下收看,也可登录学习通平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按照知识点学习SPOC课程中的微课视频。多种途径和手段确保学生在特殊情况下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资源建设
6. 学习通《机械原理》SPOC课程建设
在学习通平台按照教材章节建设课程,每章向学生提供学习指南,学习内容、学习小结和章节测试四个模块的内容。学习内容按小节设置,向学生提供教材电子书、教学课件(PPT)、教学视频、课后作业。目前,在学习通平台已上传该课程教学视频83个,章节测试题12套,随着教学工作的展开,也会根据教学需要实时更新教学资源。
7. 雨课堂资源建设
在PPT中建立雨课堂随堂测试和主题讨论。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随时发布主题讨论和弹幕,并在一个小知识点讲完后,安排相应的随堂测试。目前,每次课平均安排随堂测试题5道,主题讨论和弹幕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发布。
8. 预习任务单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有目标地做好课前预习,帮助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每次课前向学生发布课前预习单。预习单形式详见下图。学生根据预习单完成课堂预习及前知积累,并做好预习笔记上传至学习通,做为期末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四、学习活动的组织
课前:要及时向学生发送课程预习单,并在下次课开课前收集、整理学生预习单中的问题。根据学生反馈问题,安排教学内容。注意在开课前一定要利用群公告功能提醒学生,以免个别学生因遗忘时间而错过上课。
课中:第一,预习要点回顾,结合雨课堂前测(可是客观选择题,也可以是主观题,或发弹幕);第二,学生预习中难点讨论与解析(按照五步教学法实施);第三,重点、难点练习。
课后:利用学习通发布课程测试或分析讨论题。此外,最好在群中也发通知提醒学生。
五、授课方案
教学的整体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教师向学生发布预习单,学生根据预习单完成课前预习,并写出学习困惑,便于教师更加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壁垒。课中,采用直播方式,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五步教学法展开。课后,完成测试与作业,课堂没有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可通过微课视频深入学习。以下介绍课中授课方案:
1. 钉钉直播+聊天区互动+雨课堂
利用钉钉直播,营造上课氛围。开始上课前学生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雨课堂。教学过程中,简单问题可在钉钉聊天区让学生直接回答,对于测试题和讨论题可通过雨课堂发布,便于统计分析学生课堂学习数据。
2. 钉钉直播+学习通
利用钉钉直播,在雨课堂因网络问题无法正常登录时可选用学习通进行签到和测试,但课前要在学习通上建立好课中需要的测试和讨论题,便于课上及时布。
3. 钉钉直播+聊天区互动
利用钉钉直播,在雨课堂和学习通均因网络问题无法正常使用时,只能让学生在聊天区通过对话完成互动。缺点是无法实时统计学生课堂学习数据,需要课程通过聊天区信息一一记录。
4. 钉钉聊天区上传录播好的微课视频+互动
当因网络问题钉钉直播出现卡顿无法满足正常教学要求,或直播过程中音效不好(电噪声影响学生正常听课。我在第一次直播课时出现过类似情况,后使用耳麦解决了该问题)等情况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通学习微课视频再结合聊天区互动回答问题,如果学习通无法登录,则直接向学生分享微课视频(通过发送文件或百度云分享的方式)。
以上4种方式,首选第一种,其它三种均为备选方案。钉钉直播也可更换为QQ屏幕分享、腾讯直播、学习通直播、雨课堂直播等形式。开学以来,共直播四次课程,在2月17日上午三四节课中雨课堂和学习通均无法正常登录,从而采用钉钉直播+聊天区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班级26位学生和学院五位老师参与了课程直播,课后学生和老师的反馈较好。之后的三次课程采用钉钉直播和雨课堂授课,未出现卡顿和无法正常登录情况。在此需要提醒,钉钉直播课程有3-5秒的延迟,所以在直播过程中,老师抛出问题后,要稍作停顿,可通过点睛或提示的方式避免出现过长的空白时间。
在此还要另外做一个说明,我采用钉钉直播+雨课堂+学习通的方式是因为前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使用雨课堂,大多数数据均建立在了雨课堂上,但由于雨课堂没有上传微课视频的功能(不确定新版本是否有些功能),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学习,所以从去年开始着手建设了学习通SPOC课程。对于熟悉学习通的老师可只采用钉钉直播+学习通的方式展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信一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六、学习评价
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均具有强大的数据统一功能,学生在平台上留下的痕迹均被真实记录。课前预习作业(视频观看情况、预习笔记提交情况)、课后测试和分析、讨论等通过学习通统计,而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测试正确率、讨论参与度、弹幕参与度等均采用雨课堂数据。具体学生学习评价方法如下
1. 课前预习(占比20%):通过每次预习单完成情况和预习笔记质量予以评分。
2. 直播课堂表现(占比40%):包括雨课堂测试(15%)、雨课堂问答题与讨论(15%)、雨课堂弹幕发送(10%)等。
3. 课后作业(25%):包括学习通上每次课结束后的课后作业和章节测试与分析讨论题。
4. 大作业(15%):大作业需要用到第2章、第3章、第4章、第7章、第8章、第9章和第10章的知识点,每学完一个章节完成相关设计作业。最后根据完成情况和正确率,通过学习通的作业互评,促进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