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25年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来源:教务处2025-03-2010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双千”计划,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湖州师范学院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学校决定开展第三批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微专业建设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前沿交叉领域,推动人工智能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鼓励跨学院、跨学科、校企联合申报,促进产教协同育人,构建“专业+人工智能应用”新模式。

二、开设要求

1.微专业学制为12年,开设48门课程,每门课程原则上为2学分,总学分控制在8-16学分。

2.微专业可采用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

3.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并达到要求者可获得微专业证书。

申报条件详见《湖州师范学院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

、建设周期

微专业建设实行项目制,采用“边建设、边运行”的形式,自立项起,建设周期为1年。

四、申报与管理

1.学院组织申报。各学院根据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微专业申报论证工作,明确课程负责人及课程团队,制定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微专业课程在本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创新和改革,提交微专业设置申报书(含论证结果)(附件2)。

2.学校评审立项。学校组织专家组对申报的微专业建设项目进行评审。学校组织专家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予以立项。

3.招生与建设。获批立项的微专业项目应及时开展宣传和招生工作,并按计划推进项目建设。微专业运行材料妥善存档并定期上交学校。

4.经费支持学校对获批立项并招生的微专业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课程教学按照通识类课程核拨费用。学院应为微专业建设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

5.考核与验收。学校将对微专业建设项目进行阶段性考核,建设期满后组织开展验收工作。

五、材料提交

请各学院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申报418日前以学院为单位微专业申报材料发至oww@zjhu.edu.cn

申报材料以电子版的形式提交,包括:1.微专业申报(含论证结果)2.微专业设置汇总表(Word+PDF盖章版

联系人:欧雯雯,电话:2322600667772,办公室:明达楼214室。

 

 

附件:

附件1:湖师院发〔2022〕102号 关于印发《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pdf

附件2:湖州师范学院微专业申报书.doc

附件3:湖州师范学院微专业申报汇总表.xls


 

                                                     教务处

2025320